专业教程:手把手教你用溶解氧检测仪精准测量水中氧含量
时间:2025-09-18 16:56:12   访客:34

在水质监测领域,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是评价水体健康状况和自净能力的关键指标。无论是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还是水产养殖场,一台精准的溶解氧检测仪都是不可或缺的水质检测仪器。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它来获得准确的数值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从准备到测量的完整指南。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第一步。

  1. 仪器校准: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绝大多数误差都源于未校准或错误校准。通常采用“两点校准法”:

    • 零点校准: 将电极探头放入零氧溶液(通常为5%亚硫酸钠溶液)中,缓慢搅拌,待读数稳定后,在仪器操作菜单中选择“零点校准”。

    • 斜率校准(满度校准): 将电极探头从溶液中取出,用蒸馏水轻轻冲洗干净,然后用滤纸小心吸干膜头上的水滴(注意: 切勿摩擦电极膜!)。将其置于潮湿空气中或放入饱和湿气瓶内,等待读数稳定至100%(或根据当地大气压进行换算),再进行斜率校准。

  2. 电极检查:

    • 膜帽检查: 检查电极前端的敏感膜(膜帽)是否有破损、凹陷或存在气泡。如有破损需立即更换。

    • 电解液检查: 对于需要填充电解液的电极,确保内部电解液充足且无结晶,否则应及时更换。

    • 清洁电极: 用蒸馏水冲洗电极,特别是膜表面,确保无污物残留。

二、水中氧含量的测量步骤

完成校准后,即可开始正式测量。

步骤一:样品采集与处理

  • 如需测量原位值,可直接将传感器置于待测水体中。

  • 如需实验室测量,应使用专门的BOD瓶或溶解氧瓶采集水样。采样过程要充满且避免产生气泡,防止氧气交换。

步骤二:现场测量

  1. 将校准好的溶解氧检测仪的电极探头浸入待测水样中。

  2. 确保探头敏感膜完全被水淹没,并在水样中缓慢地匀速移动探头或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温和搅拌(重要!)。这是因为氧分子会不断消耗在电极膜表面,搅拌可以保证水样中的氧能持续补充到膜界面,从而获得稳定、准确读数。

  3. 等待仪器读数稳定。现代智能DO检测仪通常会有稳定提示图标。此时显示的数字即为该水样在当前温度下的溶解氧值,单位通常是mg/L(毫克/升)。

步骤三:记录数据

  • 准确记录测量出的溶解氧值,同时最好记录下水样温度、pH值、测量时间及地点等环境信息,这些对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三、注意事项与日常维护

  • 避免触碰膜头: 电极前端的敏感膜极其脆弱,任何刮擦或触碰都会导致校准失效和读数不准。

  • 正确清洁: 对于污染较严重的水样,测量后应立即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对于油脂类污染,可用温和的洗涤剂清洗,最后彻底用蒸馏水冲净。

  • 妥善保存: 不使用时,应将电极头部套上装有保护液(或蒸馏水)的保护帽,保持膜片的湿润,切勿令其干涸。长期不用应关闭仪器。

掌握正确的溶解氧测定步骤,不仅能延长您昂贵的水质检测仪器的使用寿命,更是获取科学、可信监测数据的基石。遵循上述步骤,您将能从容应对各种水体的溶解氧测量工作,为水质评估与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返回

© Copyright 2023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

关于迈德施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