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藻水华是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隐形杀手”,一旦在进水口爆发,轻则影响工艺运行、增加处理成本,重则导致出厂水异味、藻毒素超标,引发重大供水安全事故!实时、精准的在线蓝绿藻监测是自来水厂构筑水源预警的第一道防线。 而进水口作为监测的最前沿阵地,其在线蓝绿藻检测仪的安装位置、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预警的及时性。本文为您详解进水口在线蓝绿藻检测仪的核心安装步骤与关键注意事项,助您一步安装到位,守护源头水质安全! 一、安装前的关键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精准选址:位置决定成败! 核心原则: 代表性强、水流稳定、易于维护、安全可靠。 理想点位: 选择进水口主流区,水流相对平稳且能真实反映来水水质的区域。避免死水区、回流区、靠近闸门或泵吸入口等水流剧烈扰动点。 水深要求: 根据设备探头测量原理(通常是荧光法)和长度,确保探头能浸没在水面下足够深度(通常建议水下30-50cm或按厂家要求),避免水面漂浮物、气泡或光照直射的干扰。同时考虑枯水期最低水位,探头不能露出水面。 避开水工构筑物: 远离闸墩、拦污栅等可能挂住杂物或产生湍流的设施。
环境评估: 水流速度: 确认安装点的平均流速和最大流速是否在仪器允许范围内。流速过快可能导致探头振动、损坏或数据不稳;过慢可能造成传感器表面附着。 水质背景: 了解水体浊度、色度、常见杂质(泥沙、水草等)情况,评估对光学探头可能的影响。 供电与通讯: 规划好稳定的AC220V电源接入点和数据传输线路(通常RS485/Modbus或4-20mA) 的走向。电源需配备稳压器和独立空开。通讯线路需考虑防水、防雷、防鼠咬。
安装方式选择: 岸壁固定式: 适用于有坚固护坡、码头或平台的进水口。需安装坚固的传感器支架(不锈钢材质),确保探头垂直悬挂且牢固。 浮标/浮筒式: 适用于水深较大、无合适岸壁或需要多点移动监测的情况。选择抗风浪、稳定性好的浮体,并确保探头位于设定深度。需考虑锚固系统的可靠性。 管道插入式(较少用于大流量进水口): 需在管道上开孔安装专用球阀和安装座,适用于特定管径且有严格安装要求的场景。进水口开阔水域前两种方式更常用。
二、核心安装步骤详解:安全规范是关键 固定安装基座/支架: 安装传感器探头: 轻柔操作: 探头(尤其是光学窗口)极其精密,避免磕碰、刮擦。佩戴干净手套操作。 正确连接: 将探头通过专用防水接头连接到延长电缆上(如需),务必拧紧防水锁母,确保水密性。按标识连接,防止接错。 固定探头: 将探头垂直安装到支架的固定卡箍或浮标悬挂系统上,确保设计深度。拧紧固定螺丝,但避免过度用力损坏探头外壳。
布线与接线: 电缆保护: 探头电缆及通讯线缆需穿入防水耐腐蚀的电缆保护管(如PVC管、不锈钢软管) 中固定,避免直接暴露日晒水浸、机械损伤。保护管走向应平顺,避免直角弯折。 仪表柜/变送器安装: 将变送器或数据采集单元安装在防水防尘的仪表箱/柜内,位置应通风、干燥、便于查看和维护。仪表箱应可靠接地。 规范接线: 严格按设备接线图进行电源线、信号线(RS485 A/B或 +/-)、接地线的连接。确保线头压接牢固,端子螺丝拧紧。电源火线、零线、地线必须区分清楚。信号线建议使用屏蔽双绞线,屏蔽层单端接地(通常在仪表柜端)。
初步通电检查:
三、安装后的调试、校准与避坑要点 现场校准(首次必做): 参数设置与验证: 关键“避坑”要点: 生物附着(最大敌人): 探头在水中极易被藻类、细菌、贝类等附着,导致信号漂移甚至失效!必须制定严格的探头清洁计划(如每周/每两周手动擦拭,或选配自动清洁刷/超声波清洗装置)。安装时确认清洁装置(若有)工作正常。 防雷击: 户外安装必须重视!电源输入端、信号线两端都应安装合格的防雷器(浪涌保护器SPD),并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通常≤4Ω)。 冬季防冻: 严寒地区需考虑探头或取样管的防冻措施,如加装伴热带或选择具有防冻设计的探头。 定期维护: 建立维护台账,定期检查探头状态、电缆完好性、接头密封性、仪表箱密封性、清洁度等。
进水口在线蓝绿藻检测仪的安装绝非简单的“放下去、通上电”。精准的选址、规范的安装、严格的校准、持续的维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只有将每一步做到位,才能确保这台“水质哨兵”7x24小时为您提供真实、可靠的蓝绿藻预警数据,让自来水厂在应对藻华风险时抢占先机,切实保障供水安全与稳定!
本文连接: http://www.andanjianceyi.com/newss-3350.html
|